日前,由服装学院产品设计系与荷兰鹿特丹大学联合开设的第九届创意合作课程顺利结课。在为期六天的课程中,35名中荷学子在服装学院俞英老师、田玉晶老师和鹿特丹大学Stephan Blom、Brigitte Spaans、Bartel Hulst、Marlou Stolk等老师带领下,围绕“上海印象”这一主题,利用3D打印技术与回收皮料,通过“头脑风暴-方案筛选-草模制作”等设计过程完成了7个系列的创意鞋履作品设计。


课程期间,同学们参观了位于松江区的雅氏工厂,实地观摩开料、帮面制作、钳帮、配大底、装大底、整理、包装等完整的鞋履生产线,并深入了解产品线规划等商业知识。同学们还参观了1933老场坊,收集了众多关于“上海印象”的灵感图片,并把灵感图片转化为一个个设计方案,通过手绘草图的方式表现出来,在小组讨论中创造更多的新想法。


为了保证最终的汇报效果,各小组在确定设计方案后,默契分工,有的同学完成3D模型,有的同学渲染效果图,有的负责文案,大家共同完成最后的汇报PPT。同时,在雅氏工艺师的帮助下,同学们把平面方案转化为生动实物,并在最后的汇报环节中,用流利的英语和中文介绍自己方案的设计理念和特色,其中两组最优秀的方案还获得了优秀奖称号和奖品。

与其他国际合作课程相比,本次中荷创意合作课程按照设计学对应的从设计创新到产品开发、从技术研发到生产制造的全过程安排教学内容,并有效引入企业评价体系来聆听来自企业市场部和设计部的反馈。参与的学生表示,课程环节紧张而充实,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英语水平,更加深了对设计方式、创新思维的认知。
摄影:卢尧撰写:包懿乐 鲍越茗信息员:陈盟盟编辑:陈前